病例分析
1、患者王某,男,63岁,跌倒致左下肢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,术后7天仍存在疼痛及肢体肿胀,卧床时间长。双下肢经超声检查未发现静脉血管异常,未发现血栓。
治疗方案:常规物理治疗手段,同时包括空气波治疗:M1或M2模式,压力初始设置为40mmHg,每次20min,每天1次,15天为一疗程。
治疗效果:经两周气压治疗后,患者双下肢无皮温升高,下肢肿胀显著减轻,经康复功能训练,可完成独立步行。
2、患者严某,男,54岁,脑梗塞后右偏瘫,右侧肢体乏力,活动不利,伴阵发性麻木,右侧肢体痛触觉稍减退,长期卧床,右下肢肌肉稍萎缩,双下肢经超声检查未发现静脉血管异常,未发现血栓。
治疗方案:常规运动疗法,同时配合空气波治疗:M1或M3模式,压力初始设置为60mmHg,每次20min,每天1次,15天为一疗程。
治疗效果:经气压治疗有效减缓患者肌肉萎缩、疼痛等症状,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压疮的发生。
压力治疗:是指对肢体施加压力,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,被应用于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。
空气波压力治疗:采用多腔气囊对肢体从手足末端至躯干中心反复地压迫和松弛,从而深度按摩肌肉组织,挤压血管瓣膜促使血液与淋巴液回流,同时将血液压入肢端的毛细血管中,重建局部的血液循环,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,带动整个血液循环系统的通畅;此外,还能够通过被动均匀的按摩作用,加速血液中代谢废物、炎症因子的吸收,达到恢复肌肉疲劳、缓解神经和肌肉疼痛的治疗目的
气压治疗模式
(一)参数设置
1、压力强度:一般的治疗压力,上肢为30-60mmHg,下肢为40-70mmHg。充气时间为45-60秒,消气15秒。此外,强度需根据患者的舒张压而定,患者的舒张压就是设定的最高压力。文献研究中推荐首次输出强度不能过高,需询问患者的耐受力度,可从4kPa(约等于30mmHg)开始,以患者感到舒适为佳。注:1千帕(kpa)=7.5006168毫米汞柱(mmHg)
2、时间频次:对于大范围水肿,每24小时需要2-4小时治疗,3-4周一个疗程。
(二)治疗模式
D1模式:自足底开始加压,上下两端向心性加压。
D2模式:自小腿下段开始加压,向心性加压。
D3模式:自足底开始加压,向心性加压。
(三)操作步骤
1、患者休息位,测定血压,设定压力(不超过舒张压),以患者感到舒适为佳。
2、在患者需治疗的部位戴上压力套, 尽量使患者的衣物平整不出现褶皱,以防加压时不舒服。
3、开电源,设置所要达到的压力,治疗过程中询问患者有无不适。
4、治疗结束时,等待气囊松弛时再关闭电源。
5、根据病情决定循环周期、时间和疗程。
气压治疗适应症和禁忌症
适应症
1. 预防深静脉血栓;
2. 骨科、普外、脑瘫等术后康复;
3. 促进四肢循环,消除肿胀、缓解疼痛,以及用于麻痹不适肢体的康复;
4. 静脉功能不全、静脉曲张;
5. 间歇性跛行患者;
6. 预防糖尿病引发的末梢神经炎;
7. 淋巴水肿、乳腺癌根治术后导致的上肢淋巴水肿;
8. 妊娠水肿等各种原发、继发、混合型水肿;
9. 神经损伤、长期卧床及老年人患者的康复;
10. 骨折、软组织损伤、股骨头坏死、其他骨伤患者。
禁忌症
1.肢体重度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
2.近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
3.大面积溃疡性皮疹
4.有出血倾向者
5.急性炎症性皮肤病
6.心功能不全(安有心脏起搏器者)
7.急性静脉血栓
8.深部血栓性静脉炎
9.肺水肿
10.丹毒
11.不稳定性高血压
注意事项
1、儿童禁用该设备,儿童带上充气的套筒可能引发受伤。
2、治疗部位内置有人造材料的患者(如人工关节、金属、硅等)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3、发高烧的患者,醉酒的人,极度疲劳者勿用
4、不要将充气管对着鼻子、嘴巴、耳朵等部位(以免受伤)。
5、使用中一旦感觉症状异常(不适、麻木或针刺),给予减小压力或暂停治疗,短时间内可消失。如症状持续存在,则停止气压治疗并向医生咨询。
建水县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温馨提示
对于脑卒中后偏瘫、骨折术后、关节置换术后、脊髓损伤等长期卧床患者,气压治疗可有效治疗肢体创伤后水肿,预防血液循环障碍,淋巴液回流障碍、减轻偏瘫后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,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