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科医生的最高境界是“手中无刀”,内科医生的最高境界是“手中无药”。让公众不得病、少得病、晚得病,才是医生最大的贡献
最近,上海医生张强出于好奇,进了网络直播间,与网友们面对面聊天。从治病到养生,有问必答,相谈甚欢,“高冷医生”变成了“萌大叔”,大家纷纷点赞。
有人认为,医生主动找患者,有失身份。古语道:“医不叩门,有请才行”。意思是说,医生不能主动上门问诊,否则就会掉价甚至被误解。医生坐堂,患者求医,才是行规。不过,时代变了,老规矩不妨变一变。如今,患者更希望网上问诊、精准就医。患者需要医生“朋友圈”,医生也需要患者“朋友圈”。作为医生,拿出一点喝咖啡的时间,和网友聊聊健康知识,既能帮助患者指点迷津,又能提高自身“人气指数”,何乐而不为?
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整体偏低,很多人“平时不信医,有病乱求医”。于是,江湖“大师”层出不穷。他们借养生之名,行敛财之实。有的声称茄子绿豆治百病,有的吹嘘生吃泥鳅治绝症,五花八门,无奇不有。这说明,我国健康科普还很落后,公众医学知识还很匮乏。“李逵”不下山,“李鬼”满街窜。事实上,健康科普是有门槛的。做健康科普,既要科学严谨,又要通俗易懂。目前,网上的养生知识鱼龙混杂,有的甚至存在严重错误,而公众又没有足够能力辨别真伪。因此,医生理应成为健康科普的主力军,占领健康科普的“制高点”。
也有人说,医生的天职是治病,与其在网上做科普,不如在诊室多看病。其实,这是一个观念误区。一位医生无论多努力,病人永远看不完。在诊室,医生一天最多看几十个病人;在网上,医生可以影响几亿人。目前,医生依然习惯于坐堂行医,等病人上门。很多病人都是到了病程中后期才来就医,不仅费用高,而且疗效差。如果医生都能常上网聊聊天,用公众听得到、听得懂、听得进的方式讲科普,把健康的钥匙交给公众,这不也是在治病救人吗?
遗憾的是,多数医生仍喜欢聚集在河流“下游”,拿着打捞落水者的先进工具,不分昼夜地苦练打捞本领。结果事与愿违,坠入河中的人多半已经死了,被打捞上岸的也是奄奄一息。更糟糕的是,坠入河中等待打捞的越来越多。实践证明,只重临床治疗,不重健康科普,医生必然越来越累。只有从“下游”走到“上游”,把打捞落水者变成预防有人落水,才能走出“越治越忙”的窘境。
古人云:“上医治未病”。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干了一辈子临床,深感医生的无力和无奈。退休后,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健康科普上。他说:“我们的医学模式是等人得病,直至死亡。”此语可谓一针见血。如今,很多医生不是在等人生病,就是在等病复发。其实,做医生的成就感,不应仅仅来自抢救病人,更应来自减少发病。如果说,武林高手的最高境界是“手中无剑,心中无剑”。那么,外科医生的最高境界是“手中无刀”,内科医生的最高境界是“手中无药”。让公众不得病、少得病、晚得病,才是医生最大的贡献。
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,树立大卫生、大健康的观念,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。一名好医生,不仅要会开药物“小处方”,更要会开健康“大处方”。愿更多医生走出诊室、面向大众,成为健康教育的领军者。